<nav id="ybuql"></nav>

    <strike id="ybuql"></strike>

        1. 《心勝Ⅱ》033(金一南)

          摘要:唯有高揚布滿彈洞的旗幟,使戰火硝煙成為對自己的精神洗禮,才能讓生死較量中磨礪的價值觀念迸發出耀眼異彩。

          “一南力作”專欄

            長期身處和平年代,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、爭名逐利、心浮氣躁、得過且過的狀態中慵懶倦怠,放松警惕,消弭斗志,忘卻初心,淡漠使命,弱化擔當。作為負責任的網絡媒體,極有必要重復吶喊“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!”

            金一南,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,少將軍銜,博士生導師。是一位勤勉自強、才華橫溢、著作等身、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、愛國學者。其作品以說理透徹、恢宏大氣、振聾發聵而著稱,獨具提神醒腦、救贖靈魂、正心正念之功效。

            為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為警示當代、鼓舞民志,更為啟迪后世、昭告未來,經請示將軍同意,本網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“一南力作”專欄。愿借將軍力作,爆燃民族精神之火,積極踐行“導引群心、朝向太陽”理念。

            敬請各位網友多多轉發,助力公益善舉,共襄復興偉業。

          心勝

          文/金一南

          第六章 最為勇敢  最為忠誠

            唯有高揚布滿彈洞的旗幟,使戰火硝煙成為對自己的精神洗禮,才能讓生死較量中磨礪的價值觀念迸發出耀眼異彩。

            中國有一句老話,叫作“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”。從這句話中,能夠想象出年復一年老兵復員、新兵入伍給營區帶來的依依別情和濃濃生機,而軍營則像一位嚴肅無語的長者,年復一年默默見證新老軍人的往復交替。除去流動的軍人和固定的營盤,軍中還有他物嗎?

            沈陽軍區某師“董存瑞連”集合點名。連長大聲念出名冊上第一名士兵:“董存瑞!”全體官兵血脈僨張集體回答:“到!”聲音響徹營區,震撼肺腑,撞擊心靈。不管換多少位連長,每一位連長在隊列前都這樣大聲呼喚。不管換多少茬士兵,每一個士兵在隊列里都這樣亢奮回答。

            董存瑞——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斗英雄。當嘹亮的沖鋒號吹響的時候,為了掩護沖鋒的戰友,他用左手托起炸藥包,右手拉燃導火索炸毀橋型暗堡,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前進道路。光陰流逝六十多年,部隊任務轉換無數,連隊官兵更換無數,但這個營盤的官兵仍然用這一方式向世界證明:英雄與連隊同在,官兵是英雄的傳人。

            這就是“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”之外,軍營里看不見、摸不著,又實實在在像空氣一樣存在的精神魂魄和價值觀念。任時光交替,它都在一代又一代軍人中流傳不息,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一代代軍人的感召、激勵和導向,最終匯集成中國軍人共同的精神家園。

            精神家園之精華,即軍人的核心價值觀。

            軍人的核心價值觀是軍人精神的內核。當今世界,任何一支能夠支撐自己國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軍隊,必然具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念。作為一種客觀存在,它的精神容量極大,也許窮盡所有詞匯都難以完全徹底表述出它的內涵和外延。但我們可以通過反復深入的思索去認識它、感悟它、逼近它,最終揭示它。這一過程中,最為重要的是把握這支軍隊勝利的本源。

            與一支失敗的軍隊很難談軍魂、核心價值觀。因為他們總處于喪魂落魄的狀態,他們的旗幟被繳獲,他們的隊伍被打散,他們的營盤被摧毀。這種情況下,他們的價值觀念難保不成為一地散落的碎片。

            正是基于這一事實,我們說,唯有勝利才能讓軍人高揚布滿彈洞的旗幟,才能使戰火硝煙成為對自己精神的洗禮,進而讓在生死較量中磨礪的價值觀念迸發耀眼異彩。所以,唯有勝利,才能成為軍人核心價值觀念的牢靠依托的根本來源。

           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,概括中國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過程,實際上也是探索這支軍隊為什么能夠從小到大,從弱到強,從失敗到勝利的過程。從1927年“南昌起義”建軍到1949年奪取全國政權,這支軍隊只用了短短22年時間。速度之快、戰果之大,令世界震驚。是靠運氣和機緣嗎?

            在周圍白色恐怖的嚴重壓迫下,“南昌起義”兩萬多人的隊伍,最后只剩八百余人。時近隆冬,仍然單衣短褲,有的還赤著腳,無醫無藥、無糧無彈,有多少人看好這點兒微薄的力量?后來這點力量在江西蘇區剛剛發展壯大,又立即面對五次“圍剿”,不得不突出重圍跋山涉水,爬雪山、過草地,進行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。緊接著是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、抗美援朝戰……真是“雄關漫道真如鐵”,歷史給予中國工農紅軍——八路軍、新四軍——中國人民解放軍最嚴酷的考驗和磨煉。

            從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到“鐘山風雨起蒼黃,百萬雄師過大江”,這支軍隊以空前的英勇和空前的犧牲摧枯拉朽、橫掃千軍,打出了一個光燦燦的新中國。在其后的歷次邊境自衛還擊戰和各種搶險救災行動中,這支軍隊都以空前的忠誠和果敢,完成了一系列艱巨的任務,保衛了一個亮閃閃的新中國。

            空前的英勇、空前的犧牲、空前的忠誠、空前的果敢,匯聚成“忠誠于黨,熱愛人民,報效國家,獻身使命,崇尚榮譽”20個字,它是多少代中國軍人的精神歸宿點和行動出發點,更是這支軍隊的精神源頭和勝利密鑰。

            當今世界,任何一支強大的軍隊,無不具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本源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,橫掃半個歐洲的蘇聯紅軍如此,今天以物質和裝備稱雄世界的美國軍隊同樣如此。

            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讀到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喬治·華盛頓將軍寫給國會的信件。在一封信中他這樣描寫當時的美國軍隊:“我們得病的士兵沒有衣服穿,我們健康的士兵沒有衣服穿,我們被英國人俘虜的士兵也沒有衣服穿!”(Our sick soldiers are naked.Our healthy soldiers are naked.Our soldiers who have been captured by the British are naked!)

            這一事實確實令人震驚:今天世界上經費最充裕、裝備最先進的美國軍隊,當初為了爭取國家的獨立與解放,曾經竟也如此艱難地與殖民者戰斗。隨后在1861-1865年的南北戰爭中,為了維護國家統一,美國又付出了62萬名軍人死亡的重大代價,超過其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、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三場戰爭的死亡人數總和。這是美國為獨立、自由和統一付出的巨大代價。認識這些代價,你才能真正認識以“榮譽、責任、國家”為基礎和支撐的美國軍人的核心價值觀念。

            軍人核心價值觀是軍人道德觀、事業觀、人生觀、世界觀的綜合和濃縮。如果說軍人的愛憎應該最為分明的話,那么它就在告訴我們愛什么、恨什么。如果說軍人應該最為勇敢、最為忠誠的話,那么它就在告訴我們為什么要勇敢,為什么要忠誠。

            它具有約束性,能夠強化軍人的精神支撐,規范軍人的精神追求;它具有釋放性,能夠對一代又一代的軍人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。戰友在變化,營房在翻修,裝備在更新,唯一不變的是中國軍人的價值追求:能打仗,打勝仗!

          (未完待續)

            金一南,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,少將軍銜,博士生導師。中共十七大代表,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。全國模范教師,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。全軍首屆“杰出專業技術人才”獲獎者,連續三屆國防大學“杰出教授”。主要研究方向:國家安全戰略,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。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,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。兼任中央黨校、國家行政學院、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,中央人民廣播電臺《一南軍事論壇》主持人,《中國軍事科學》特邀編委。2008年被評為“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”,2009年被評為“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、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”。

          一南力作

          [編輯 瑞雪  審核 雅賢  編審 春語]


          【本網聲明】


          網站首頁
          欧美中文曰韩另类

          <nav id="ybuql"></nav>

            <strike id="ybuql"></strike>